编辑时间:2018-10-19 浏览量:52613次
泉水鸡是重庆市传统的地方名菜,属于重庆菜,特点是用料独特、麻辣味足、鲜酥爽口。
来历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南山人大多以种花为主,一位叫李人和的村民除了种花、蔬菜之外,还开了个幺店子(重庆方言,意即食店)以供南来北往的旅客随意吃点家常菜填饱肚子。因食店后院有一口深井,水源自山泉,早期遂取名“泉水食店”。店开到1993年,一天与朋友闲聊鸡的吃法,于是他试着从笼里抓出一只土鸡公,宰杀洗净后切成小块,撒上盐、姜末,和着八成热的一斤菜籽油酥炸,几分钟后,倒出部分菜油,加入一定比例的泉水和事先已酥制好的花椒、干辣椒、大蒜、豆豉、冰糖等十数种佐料继续炒、煨约20来分钟起锅完成。为了确认菜名和店址,李仁和干脆取其店名,就此,一道具有“麻、辣、烫、鲜、香、嫩”特色的菜品———“泉水鸡”问世了。后因店面为木结构,来吃饭的顾客称为“木楼泉水鸡”。随着来品尝泉水鸡的食客越来越多,木楼的店名被叫响了。后店家更名为“木楼泉水鸡”这家店也就是第一家泉水鸡店,泉水鸡的发源地。再往后附近村名看着上山吃鸡的顾客络绎不绝,也争相效仿开泉水鸡店,后发展成为泉水鸡一条街。
未曾想,该菜品一推出,便因用料独特、麻辣味足、鲜酥爽口且价格实惠而深受食客青睐追捧。现在吃泉水鸡,一般有3种吃法,俗称“一鸡三吃”。除了前面讲的一种外,另两种即是“泡椒(青椒)炒鸡杂”、“鸡血清汤”。2001年,“泉水鸡”被原国家内贸部评为“中国名菜”,2003年又被有关权威部门评为“全国绿色餐饮菜品”。泉水鸡是近年来在川渝地区流行的新派菜之一,香辣可口,回味无穷。
为了更好的推广泉水鸡文化,重庆南岸区政府每年出资举办“南岸泉水鸡文化节”。离南坪平尚有7公里左右,在南山上,离观重庆夜景最佳处名一棵树的地方不远,在高山之上,风景空气皆好,美景美食,生生不息。
一般一鸡三吃,泉水鸡,鸡血旺,炒鸡杂,真正的大块吃肉,香辣无比,尤其现在山中梅花正好,踏雪寻梅(只是重庆很少下雪,一旦山上有雪,则热闹无比,)吃鸡喝酒,其乐别致,为重庆近年来最负盛名之所在。在下知道一个地方,于两峰峡谷之内,环境清雅,风景迷人,半壁间屋子上挂满藤萝,小院坝花架上爬满绿色植物,于其中与朋友喝茶等鸡,清风吹过山谷,心情悠然陶醉。
酒半熏,可信步至一棵树看重庆景色,好若半空之中俯翰,两江若龙争珠,长江似帘,卧虹大桥,城市绵延无极限,山是城,城是山,层次分明,端的是壮观辉煌,至若晴明夜晚,则真的是灯火如海,璀璨灿烂,天上的街市怎比的上。
菜品特色
用料独特、麻辣味足、鲜酥爽口。据说店家用竹竿接了泉水,引到厨房,将仔鸡洗净了,剁成小块,放进瓦罐,掺进泉水,就火上煨着,少不了红辣椒,紫花椒,青皮蒜,黄老姜,再丢一把发好的黑香菇,就做成了泉水鸡。
营养价值
泉水鸡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,种类多,而且消化率高,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,有增强体力、强壮身体的作用。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肓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,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。鸡肉对营养不良、畏寒怕冷、乏力疲劳、月经不调、贫血、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。祖国医学认为,鸡肉有温中益气、补虚填精、健脾胃、活血脉、强筋骨的功效。 鸡的品种很多,但作为美容食品,以乌鸡为佳。其性味甘温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尼克酸、维生素A,维生素C、胆甾醇、钙、磷、铁等多种成分。
乌鸡入肾经,具有温中益气、补肾填精、养血乌发、滋润肌肤的作用。凡虚劳赢瘦、面瘦、面色无华、水肿消渴、产后血虚乳少者,可将之作食疗滋补之品。
鸡肝性味甘微温,能养血补肝,凡血虚目暗、夜盲翳障者可多食之。
鸡肝性味甘平,能养心安神、滋阴润肤。
若脱发过多或遗精、白带过多,可用鸡蛋二只加首乌同煮食之。
蛋黄油具有清热解毒,收敛生肌的作用。外擦患处可治疗婴儿湿疹,乳头皲裂、冻疮溃烂、水火烫伤、口腔溃疡等症。